三国时,吴国陆绩任郁林太守。他重儒雅,兴教化,以诗书教导士民,横县(州)文化教育事业的幼芽从此萌发。唐代林著任横州刺史,进一步振兴文教。宋代政和元年(1111年),开始设置教授,元代又陆续专设儒学教授、学正、教谕等专职官员,专门管理教育事业。明代废教授,改设州学正、训导各一员,县教谕、训导各一员,仍有专官管理教育。清代沿袭明制。明清两代又立书院,置义学,创社学,兴私学,学校体系较为完整,规模有所扩大,规章制度也较为完备,一些廉明州官崇儒重教,或捐俸兴学,或亲自讲演,或时加督课,又有一些退隐园林的官员在家设馆教学,乐育后代,故城乡文化事业得以进一步发展,“人文风土已与中州无异”。清末,教育事业逐渐衰落,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戊戍政变后,本县(州)废科举、兴学堂,学正、训导先后裁废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改设劝学所,设总董一员,劝学员2员,按州牧指令综理包括办学经费在内的兴学事务,把全县(州)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学区,由劝学员深入各区劝导,遍设小学。宣统二年(1910年),到处兴新学。不久,辛亥革命爆发,劝学所所务停顿。
民国以后,各级学堂改称学校。民国5年(1916年)复设劝学所,总董改称所长,除设劝学员2人外,增设书记1人,各学区则成立学董会。10年以后,学校改授白话文,进一步讲科学,轻经训。11年劝学所改为地方教育局,所长改称督学;12年复改为劝学所,仍称所长,增设劝学员1人;13年将劝学所改组为教育局,设局长1人,督学员3人,事务员3人,书记2人。22年实行裁局设科后,撤销教育局归并入县政府第三科管理。35年除设科长1人、科员2人、办事员2人外,还设督学3人,协助办理教育行政和教育督导事务。
1949年10月,横县人民政府首先在已经解放的西区全部和北区、南区的部分乡村,行使人民教育行政权力。同年12月全县解放后,在县人民政府内设文教科,设正副科长2人,专职干部4人,各区设文教助理1人,管理全县文化教育事业。1953年后,把全县划分为47个学区,每学区设辅导员1人,协助县、区行政管理广大农村小学。1956年文化、教育分科。教育科增设二层机构——县教研室。1958年,文化科、教育科合并为文教局,设局长1人,副局长2人,专职干部6人。1964年,撤销文教局,分别成立教育科、文化科。教育科设正副科长2人,专职干部6人,各区(镇)仍设文教助理(干事)1人。
“文革”期间,撤销学区,教育遭受严重破坏。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,撤销教育科,教育行政事务由革命委员会政工组统管。1970年在政工组内设教育领导小组,设正副组长3人,专职干部3人。1972年撤销教育小组,建立教育局,各公社(区)设教育辅导组。1985年,教育局设局长1人,副局长2人,党支书1人,下设秘书、政工、普教、财务四股,专职干部7人,各乡(镇)除设文教干事1人外,把原教育辅导组改为乡(镇)教育辅导站,设站长1人,专职辅导员2~4人,业余教育专干1人,教育会计1人,协助县教育局和乡(镇)人民政府管理日益发展的幼儿教育、中小学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,进一步改革县、乡两级教育行政管理体制,全县村村有小学、乡乡有初中,县有高完中,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,普及初等教育,全县36.88%的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水平。